pixiv手机版加速器

智慧城市展落幕了,台湾城市交通何时能摆脱三宝车祸乱象?

2022 智慧城市展已落幕,外界也在过程中知悉台湾在智慧城市方面的努力,以及相关的智慧技术。然而,种种新技术真的有效地解决城市痛点吗?政府资源的投入又是否用对地方呢?

由流线传媒创办人戴季全主持的 Podcast 频道「全新一周」,本集邀请前Google 台湾董事总经理简立峰,分享他对台湾发展智慧城市的看法和建议。

智慧城市要能解决在地痛点

如今,台湾各直辖市都积极推动智慧城市,简立峰认为,城市是家之外的另一民众主要活动场域,而城市涉及医疗保健、交通、饮食、环保等面向,欲改善大众生活,智慧城市确实值得发展。

然而,要成为名副其实的智慧城市,台湾似乎还有一段路要走。简立峰建议,朝智慧城市发展时,需检验城市真正的痛点是否获得解决,以及是否跟上现代城市的潮流。

他举例,欧洲作为已发展城市,其痛点在碳中和、环保议题,但发展中国家的痛点就会不太一样。而除了盘点痛点,还需找到亮点,简立峰指出,智慧城市的国际能见度很重要,有亮点便可展现国家实力,因此他认为台湾可以让一两个代表性城市成为亮点。

简立峰也强调,智慧科技不要为了用而用,「没解决痛点的亮点就会变成烟火,亮一下就没了」。

♦ TO 推荐阅读:【全新一周 Podcast】台湾数位转型慢半拍?疫情推动企业上云,但关键还在後头!  

政府推硬体效益高,但软体才是智慧城市的价值所在

对於台湾在智慧城市方面的发展该怎麽做,简立峰分析,由於台湾是小岛,以出口为导向,所以在制造组件等硬体很强,但仅有这样的能力是不够的。

简立峰肯定台湾的实验精神和科技实力,但他坦言台湾的规划、整合能力弱,若以点线面形容,台湾的点、线能力强,面的部分则较为不足,而这却是智慧城市的发展关键。他并提到,台湾城市各自经营的情况,亦成为智慧城市发展受限的原因之一。

在谈论台湾的智慧交通时,从此次的智慧城市展会发现,在智慧道路(Smart Road)方面主要强调智慧路灯的建置,这部分就缺少整体的思考。简立峰认为,套用国外新科技时,应该要考量台湾独特的问题,「例如台湾的道路面积不够,智慧科技使用就会不一样。我们可能没有办法像美国一样内缩公车停车道,那或许就可以考虑智慧号志」。

他认为,台湾交通的痛点在於人命,餐饮外送、高龄者开车以及酒驾等问题,导致车祸频频发生,行人的安全并未获得保障。因此简立峰建议,需要思考更多有关道路设计的问题,以及如何串接交通号志与行驶车辆,以提醒驾驶行人位置的应用。

提及另一个涉及智慧教育的「一生一平板」政策,简立峰便说「做内容,钱一花十年不会出现(成果),对为政者来说,发平板比较快嘛!」

对此,他提醒几个问题,一方面国家级的平板容易制造贪污的风险和空间;一方面,硬体有生命周期,若保固为三年,从 IC 出厂到孩童拿到平板,时间早已被大量消耗。

相对来说,把钱花在内容上的开发更加重要,且有其永续性,「关键在平板连网後的服务是什麽?」,简立峰认为,目前单靠志工产出是不够的,在内容方面若不投入资金发展,仅有硬体也无用,「短期建设硬体会比较快,但长期价值要靠软体显现」。

♦ TO 推荐阅读:【全新一周 Podcast】台湾数位转型慢半拍?疫情推动企业上云,但关键还在後头! 

杜绝 APP 坟场,各城市应避免耗费资源开发相似功能

简立峰指出,资源集中在各直辖市,近几年各市也积极发展智慧科技,城市间的良性竞争会生出许多创意,但同时亦导致资源的浪费。例如各市都有公共自行车,但北、中、南的服务无法衔接,属於各自管理。

「哪一款自行车比较成功,各城市就可考虑跟进、整合」,简立峰以此为例提出建议,即政府可以在一个城市推出亮点後,让其他城市共同使用,他表示创新之後就要整合,「民众要的是无缝接轨,而不是换个城市要换个车」。

简立峰也以 Google 经验为例,表示 Google 内部只要有人开发应用程式,其他部门就会陆续采用,「只要一个人开发了,所有人都用那支程式就可以了」。他认为,智慧城市的发展也应如此,如同堆积木,城市开发的每一样东西,都要思考怎麽让後续城市使用,「任何一个开发都不是 …